听过一个比喻:
内耗式的婚姻就像两只想取暖的刺猬,越靠近越受伤。
这种婚姻,没有背叛,也没有暴力,却能让人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筋疲力尽。
有句话说过:没有人不渴望婚姻幸福,只是有人不懂得怎样让婚姻幸福。
很多夫妻之所以会内耗,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想要一个完美的伴侣。
却不知,没有天生完美的婚姻,只有用心经营的幸福。
想要婚姻停止内耗,先从四次放下开始。
01
放下期待欲
美国咨询师罗兰·弥勒曾做过25年的关系研究。
他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越是在乎一段关系,就越容易感到失望?
他这样回答:因为你抱有太高的期望,总希望对方按你的想法做事。
在婚姻里,你期望越高,就越容易失望。
《亲密关系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个故事。
珍妮特和布拉德结婚没几年,就争吵不断。
原因就在于,两人对彼此都过于期待。
珍妮特理想中的丈夫,既要理解她的感受,又要在职场上叱咤风云,还要在家里和孩子打成一片。
可婚后,布拉德除了工作,一心都扑在游戏上。
而布拉德则希望妻子能肯定自己,无条件支持自己,懂得给自己留下独处的空间。
两人都觉得对方并非自己所期望的伴侣,经常大小吵不断,婚姻过得一地鸡毛。
其实,毁掉一段感情的不是别人,而是我们内心的这份期待。
过高的期待换不来任何结果,只会让感情分崩离析。
复旦教授沈奕斐曾一度渴望丈夫可以细腻体贴,读懂她的心思。
但事实上,她的丈夫就是个不解风情的大直男。
不仅看不懂她的暗示,还经常会忽视妻子的需求。
为此,沈奕斐常常独自生闷气,夫妻俩的关系也变得剑拔弩张。
后来,她做研究才发现,自己跟丈夫的生长环境不同。
她被要求委婉表达,而丈夫从小就被教育有话直说。
自此,她也不再拐弯抹角,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两人的矛盾才少了许多,感情也越发甜蜜幸福。
作家胡因梦曾说:
“要想维系一份情感,期望愈少愈好,若是没有任何期待,便能无条件地爱。”
真正成熟的婚姻,是降低期待,放下执念。
这不是将就,也不是委屈,而是为了彼此变得更好。
当你愿意直面婚姻的真实,该讲究时讲究,该放手时放手,婚姻自然就顺了。
02
放下改造欲
作家贝克特尔说过:
当我们试着去改变别人,或要求别人怎样做时,我们八成是在自讨苦吃。
很多时候,我们总想把伴侣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。
但人的生活习惯、处世态度,甚至脾气秉性,几乎是刻进骨子里的。
若执于一念,企图改造他人,无异于自寻烦恼。
作家克里斯多福,在书中讲过一个小故事。
年轻的时候,他希望自己的妻子温柔亲切、成熟大方又美丽动人。
可现实中的伴侣,却跟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。
为了满足自己的想法,他不断地改变对方。
他要求伴侣每天要读许多书,还让她经常健身。
对方性格急躁,他就经常教育她,要她保持温柔善解人意。
但伴侣并不愿意被他如此改造,两人每天矛盾不断。
这段关系,最后也在争吵中不欢而散。
直到这时,克里斯多福终于发觉自己的问题,不免后悔莫及。
我很认同一句话:“用对的方式去爱,不改变对方,不委屈自己,让我们都能得偿所愿地去爱,去被爱。”
毕竟,这世上就没有毫无瑕疵的人,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。
强行改造伴侣,只会让这段关系岌岌可危。
夫妻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,应该是爱其所是,而不是爱己所愿。
真正的爱是彼此欣赏,互相尊重,愿意接纳对方的一切。
03
放下胜负欲
作家燕七说:“家里最可怕的,是有个总想赢的人。”
这类人眼里只有胜负欲,一心只想争个高下。
他们根本不顾家人的感受,只会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。
作家饶平如和妻子毛美棠结婚几十年,感情一直很融洽。
有次,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。
这件事本质上是妻子的错,但她却不愿承认。
饶平如在气头上,顺手把热水壶摔在地上。
妻子见状,被他吓哭。
他这才冷静下来,拉着妻子的手,主动跟她道歉。
美棠问他:“为什么不是你的错,你还要跟我道歉?”
饶平如说:因为我怕吵赢了,输了感情,丢了你,我就输了人生。
两人每次闹矛盾,饶平如都会主动说一句“是我不对”。
正是如此,两人才携手走过了六十年岁月,成就了一段佳话。
心理学家荣格说过:
“当爱支配一切时,权力就不存在了,当权力主宰一切时,爱就会消失。”
家是讲爱的地方,而不是争输赢的战场,不需要拼个你死我活。
感情,吵久了就淡了;婚姻,闹多了就散了。
真正爱惜家庭的人,从不与爱人对抗,更不会为了输赢而伤了情分。
在婚姻里,放下所谓的胜负欲,主动低头,有时候“输”,也是一种“赢”。
04
放下控制欲
小说《我们之间的妻子》,有这样一个片段。
瓦妮莎与理查德一见钟情,很快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婚后,理查德对妻子更是体贴入微。
直到有一天,瓦妮莎发现丈夫一直在暗中窥探她的隐私,掌控她的一切。
他不仅偷听瓦妮莎的电话,暗中了解她的行踪,还会私自参加她的朋友聚会。
瓦妮莎被他越界的爱折磨得痛苦不堪,一度焦虑到夜夜失眠。
到最后,两人这段婚姻,只能以离婚收场。
破坏一段婚姻最快的方式,就是以爱你的名义越界。
成年人的世界,关系再亲密,也要保留一定的独立空间。
妄图控制他人,是一个人在婚姻中最隐秘的徒劳与内耗。
最舒服的婚姻关系,不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,而是你尊重我、我理解你的和谐有度。
纪录片《四个春天》里,导演陆庆屹拍下了父母相处的日常。
夫妻俩结婚五十余载,却依旧甜蜜如初。
两人经常一起散步、一起做饭。
但更多的时候,他们都会待在自己独属的空间,互不打扰。
母亲缝补衣服,父亲待在隔壁房间唱歌;
母亲侍弄花草,父亲就拿起DVD四处拍摄。
两人从不会干涉对方做决定,各自保持着宽阔舒适的距离,就这样相濡以沫地走过一生。
毕淑敏说过:“我们要学会,和爱人唇齿相依,紧密而不混淆。”
靠得太近,总有互相掣肘的时候。
倒不如保持一定的边界感,允许彼此留有呼吸的空间。
婚姻里,没有理所当然,唯有保持适当的边界感,夫妻之间才能久处不厌。
▽
听过一句话:
夫妻结缘,不是穿衣吃饭,生儿育女,而是彼此滋养,相互成就,提升生命的层次。
这世上,就没有满分的伴侣,不过是两个50分的人,把婚姻经营成了100分。
好的关系,离不开夫妻双方的共同经营。
唯有互相理解,彼此尊重,才是婚姻最幸福的模样。
当夫妻之间停止内耗,充满了爱、尊重与包容时,婚姻就不再是困住人的坟墓,而是滋养生命的土壤。
发布于:安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