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医聊科普】走近“星星的孩子”,读懂他们的世界

发布时间:2025-10-16 09:00:28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长盛品牌有限公司

自闭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,而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。它不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当或者孩子自己“不愿意”交流而造成的,可以把它想象成大脑的“线路”在发育过程中与大多数人有些不同,导致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着独特的运作方式。简单来说,自闭症会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、沟通方式和行为模式,让他们难以像其他人一样处理信息和互动。

既然自闭症是一个“谱系”障碍,那就意味着症状和严重程度会因人而异。有些人可能只有轻微问题,能独立生活;有些人在特定领域(如数学、艺术、音乐)展现出超常天赋。每个自闭症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,他们的困难程度和能力表现差异很大。理解这一点,能帮助我们避免对自闭症患者的刻板印象。

自闭症患者有哪些常见表现

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特征,通常在婴幼儿期(2岁-3岁)即可被发现。

社交沟通和社交互动方面发生持续性困难

社交互动障碍:眼神交流少或异常,他们可能避免与人对视,或者眼神接触短暂、飘忽;难以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、面部表情,可能无法从别人的表情、语气中判断情绪(如分不清别人是开玩笑还是生气),自己的表情也可能比较单一;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困难,可能对同龄人缺乏兴趣,喜欢独处,或者想交朋友但不知道如何开始和维持互动;缺乏社交和情感的相互回应,可能很少主动分享自己的兴趣或快乐,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平淡。

沟通障碍: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,部分自闭症患者可能语言发育迟缓,甚至没有口语能力。有的也可能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(如重复广告词、别人的话,即“模仿语言”),或者说话语气、语调比较奇特,缺乏韵律;难以发起或维持对话,可能只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不顾及对方的反应,难以进行一来一回的交流。

出现狭隘、重复的行为、兴趣或活动模式

刻板或重复的动作、语言或使用物品,如反复摇晃身体、拍手、转圈,排列玩具,开关灯等;对改变极端困难,对生活细节有固定的程序和顺序,一旦打乱会非常焦虑不安;兴趣范围狭窄,强度异常,对某些特定事物(如地图、地铁线路)表现出超乎寻常、长时间的痴迷;对感官刺激反应异常,可能对某些声音、光线、触感、气味特别敏感,或者对疼痛、冷热反应迟钝。

自闭症患者为何出现这些行为

我们有时可能会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些自闭症人士(尤其是儿童)出现一些让旁人觉得困扰的行为。

突然大声尖叫、哭闹(情绪崩溃):这往往不是“无理取闹”,而是因为环境中的感官刺激(如噪音、强光、拥挤的人群)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,或者是常规被打破、预期落空(如想去的店关门了),导致他们产生无法调节的强烈焦虑和压力,出现爆发式反应。

重复性的动作或声音(自我刺激):如在公共场合不停地摇手、转圈、发出怪声,这是他们自我调节、应对压力、处理感官信息的一种方式,可能在焦虑或兴奋时加剧。虽然看起来奇怪,但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必要的“减压阀”。

冲撞或奔跑: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沟通困难,或者被某个强烈的兴趣点吸引,也可能是想逃离不适的环境。他们的危险意识可能也相对薄弱。

不恰当的社交行为:可能过于靠近陌生人,触摸别人的物品,问过于直接或私人的问题。这不是故意无礼,而是源于他们理解社交规则和界限的困难。

固执行为:坚持走某条路、按某个按钮、买某个特定物品,如果受阻,可能会激烈反抗。这是对常规和可预测性的强烈需求的表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行为通常不是有意冒犯,而是他们应对令他们困惑、有时甚至充满威胁的世界的方式。

家属该如何管理和支持自闭症患者

家属是自闭症患者最坚强的后盾,他们的管理和支持是综合性的,需要耐心、智慧和爱,通过爱和策略,帮助患者发挥潜力。家属可以这样做——

接纳与理解是前提:接受孩子的诊断,努力学习自闭症知识,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不是故意的,而是由其神经发育特点决定的。

建立结构化和可预测的环境:在家中使用视觉提示(如图片日程表、流程图),保持规律的作息,尽量提前告知变化,减少孩子的焦虑感。

清晰直接的沟通:使用简单、具体的语言,避免比喻、暗示。结合手势、图片等辅助沟通方式,给孩子充足反应时间。

识别和管理感官需求:观察孩子对哪些感官刺激敏感或迟钝,尽量规避引发不适的刺激,或提供他们寻求的刺激(如提供可挤压的玩具,允许适当的自我刺激行为)。

教授社交技能和应对策略:通过社交故事、角色扮演等方式,帮助他们理解社交情境和规则。教导他们表达需求和情绪的替代方式(如使用沟通卡片、学习简单的词语或手势),教他们简单的应对焦虑的方法(如深呼吸、暂时离开)。

提前计划和准备外出活动:提前告诉患者要去哪里、做什么、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;选择相对安静、熟悉的环境;准备“应急包”,带上孩子喜欢的安抚物、零食等;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限,让外出活动简洁明了;制定“撤退计划”,如果孩子情绪失控,知道如何快速、平静地带他们离开。

正向激励:利用正向行为支持、关注和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和微小进步。

家属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,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早期干预、康复训练。此外,家长的自我关照以及寻求网络支持,也很重要。

自闭症患者虽然在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存在挑战,但他们同样拥有情感,有自己的思想和潜力。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不同,但这不代表他们是“不正常”或“有缺陷”的。当我们遇到他们在公共场合出现一些看似“奇怪”的行为时,多一份理解和宽容,少一些指责和异样的目光,就能为他们及其家庭创造一个更友好的环境。

让我们一起努力,用科学的认知、耐心的陪伴和温暖的接纳,帮助这些来自“星星的孩子”更好地融入社会,绽放他们独特的光芒。

文/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滢 孔庆芳

发布于:上海